潘家峪村
地处燕山山脉腰带山东麓,村域面积10.8平方公里。潘家峪村为革命老区村,是冀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震惊中外的“潘家峪惨案”就发生在此。

基本信息
潘家峪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城区东北30公里的丰润、迁西、滦县交界地带,地处燕山山脉腰带山东麓,村域面积10.8平方公里。潘家峪村为革命老区村,是冀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震惊中外的“潘家峪惨案”就发生在此。
一、基本情况
潘家峪村耕地面积1669.6亩,人均耕地1.25亩,公益林地11000亩,森林覆盖率77%,户籍人口1298人,386户,常住人口718人,常住户303户,住房577处,其中闲置住房129处,全村党员共47名,村两委成员5人,村民代表24人。该村在中心位置,建有潘家峪惨案遗址(潘家大院),西侧建有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村南建有惨案陵园。现有保存完好的抗战遗址6处,如:小铁门、老槐树、战备指挥所(战备洞)、西大坑、潘家大院、南岩子等。
二、天然环境
潘家峪村海拔高度大多在200米—500米之间,最高达498米(老龙背主峰),生态环境优越,四面环山,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明显高于市区,四季分明,干湿期明显,夏季气温比城区低2-4摄氏度。
三、自然景观
潘家峪村地形复杂,四面环山,形成上百个天然独特的自然景观,主要有沟和峪,其中沟有63个,峪37个,连绵起伏、重峦叠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在该村东山区域,有一条大约为5千米的旅游步道,途径线路有13处革命遗址。
四、文旅情况
多年来,惨案纪念馆成为干部群众、中小学生、部队官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历史的大课堂,年接待游客25余万人次。该村以“休闲周末游、生态采摘游”为主题,至今已成为吃、住、游为一体的旅游点,年接待游客在3万人次。
五、特色产业
(一)农家乐。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该村农家乐、饭店等行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饭店16家,年收入约120万元。
(二)葡萄采摘园。潘家峪村种植葡萄面积达1000亩,葡萄年产量200万斤,葡萄酒产量25吨,年收入500万元。目前种植有龙眼,摩尔多瓦,玛奶,红星,玫瑰香,阳光玫瑰,金手指,夏黑,红巴拉多,黑巴拉多,巨峰,户太八号,无籽露等40余个品种。
(三)栗子饽饽。全村有蒸饽饽商铺36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商铺,每天制作饽饽2000个左右,每个饽饽以单价2.5元左右,售往全国各地。
(四)土特产商户。全村共有经营农特产品30余家,主要售卖蘑菇、粉条、小米等。
六、获得荣誉表彰
2001年6月,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3月,潘家峪被国家13部委确定为首批“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6年5月,潘家峪惨案遗址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潘家峪被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确定为走基层联系点;2014年8月,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20年9月,潘家峪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村;2022年被评为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2022年11月,被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第四批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还是河北省党史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河北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曾被河北新闻“脱贫致富奔小康”栏目专题报道。